关于筹备组建第二届武汉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11-25 18:31:23
武土学字〔2024〕4 号
各有关单位及专家:
为了更好地适应武汉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工作新形势与新需求,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土木建筑领域的引领与支撑作用,针对第一届武汉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已届满的实际情况,经学会研究决定,现启动第二届专家委员会的筹备组建工作,将有关事宜明确如下:
一、目的意义
汇聚行业内顶尖专业人才,同期吸纳一批中青年技术骨干,优化专家委员会的结构与职能,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业全面、富有创新活力的专家团队,为学会开展各类学术交流、科研项目评审、技术咨询服务、行业标准制定以及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等工作提供权威智库保障,进一步提升学会专家委员会的权威性、专业性和代表性。
二、专业范围
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城市更新、建筑给水排水、计算机及应用、绿色建筑与节能、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市政工程、土工基础、勘测、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安全工程、风景园林、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管理、村镇建设、环境卫生、建设教育、交通规划、钢结构、地源热泵、基坑工程、岩土工程、非开挖工程等。
三、基本条件
(一)从事土木建筑相关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与技术骨干。
(二)在专业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或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显著的科研成果或业绩贡献,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与影响力。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科学精神,学风严谨,能够客观公正地参与学会的各项科技成果评价、项目评审、技术咨询等工作。
(四)热心学会事业,愿意积极主动承担专家委员会交付的各项任务,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在相关领域具有同等专业水平与行业认可度,且从事相关工作15年以上;对于在新兴技术领域或具有特殊专长的中青年人才,可适当放宽职称与年限要求。
(六)获得过相应的国家优秀项目奖或科学技术进步奖者优先入选;获院士、勘察设计大师称号﹙不受年龄限制﹚及享受国务院或省(市)政府专家津贴者优先入选。
(七)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68岁(市内权威专家,年龄不受限制)。
四、推选方式
推选采取个人申请及单位推荐的方式。
五、相关要求
(一)推荐与自荐。专家采取单位推荐和个人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委员以个人申请并经单位推荐的方式。由个人提出申请,并填写《武汉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申报表》(见附件1)或《武汉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申报表》(见附件2)。
(二)单位审核。由申报人所在单位按照公开公正、全面考量、择优推荐的原则,对申报人进行审核、把关,每单位每专业推荐委员人数最多1名,也可不推荐,每单位每专业推荐专家人数不超过3名。单位审核通过后在《武汉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申报表》或《武汉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申报表》上签署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
(三)集中报送。由推荐单位将《武汉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申报表》(附件1)和《武汉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申报表》(附件2)一式两份寄(送)至武汉土木建筑学会,申报表要求为PDF扫描件和WORD格式文件,电子版发送至邮箱:whtmjzxh@163.com。
(四)资格初审:学会筹备工作小组将对所有推荐与自荐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筛选出符合基本条件的候选人名单。
(五)专家评审:组织学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部分成员及外部特邀专家对候选人进行专业评审,确定拟聘委员、专家名单。
(六)公示与聘任:拟聘委员、专家名单将在学会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正式颁发学会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聘书,聘期为5年。
六、申报时间
2024年11月25日起--2024年12月28日止。
七、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陈林云 027-85881866 15972993638
杨月红 027-85881866 18971363509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金墩路特1号武汉天街创富时代写字楼1821室 (青年路与马场路交汇处)
为了更好地适应武汉城市建设和城市更新工作新形势与新需求,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土木建筑领域的引领与支撑作用,针对第一届武汉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已届满的实际情况,经学会研究决定,现启动第二届专家委员会的筹备组建工作,将有关事宜明确如下:
一、目的意义
汇聚行业内顶尖专业人才,同期吸纳一批中青年技术骨干,优化专家委员会的结构与职能,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业全面、富有创新活力的专家团队,为学会开展各类学术交流、科研项目评审、技术咨询服务、行业标准制定以及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等工作提供权威智库保障,进一步提升学会专家委员会的权威性、专业性和代表性。
二、专业范围
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城市更新、建筑给水排水、计算机及应用、绿色建筑与节能、铁路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市政工程、土工基础、勘测、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安全工程、风景园林、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管理、村镇建设、环境卫生、建设教育、交通规划、钢结构、地源热泵、基坑工程、岩土工程、非开挖工程等。
三、基本条件
(一)从事土木建筑相关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与技术骨干。
(二)在专业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或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显著的科研成果或业绩贡献,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与影响力。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科学精神,学风严谨,能够客观公正地参与学会的各项科技成果评价、项目评审、技术咨询等工作。
(四)热心学会事业,愿意积极主动承担专家委员会交付的各项任务,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在相关领域具有同等专业水平与行业认可度,且从事相关工作15年以上;对于在新兴技术领域或具有特殊专长的中青年人才,可适当放宽职称与年限要求。
(六)获得过相应的国家优秀项目奖或科学技术进步奖者优先入选;获院士、勘察设计大师称号﹙不受年龄限制﹚及享受国务院或省(市)政府专家津贴者优先入选。
(七)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68岁(市内权威专家,年龄不受限制)。
四、推选方式
推选采取个人申请及单位推荐的方式。
五、相关要求
(一)推荐与自荐。专家采取单位推荐和个人申报相结合的方式;委员以个人申请并经单位推荐的方式。由个人提出申请,并填写《武汉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申报表》(见附件1)或《武汉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申报表》(见附件2)。
(二)单位审核。由申报人所在单位按照公开公正、全面考量、择优推荐的原则,对申报人进行审核、把关,每单位每专业推荐委员人数最多1名,也可不推荐,每单位每专业推荐专家人数不超过3名。单位审核通过后在《武汉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申报表》或《武汉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申报表》上签署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
(三)集中报送。由推荐单位将《武汉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申报表》(附件1)和《武汉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申报表》(附件2)一式两份寄(送)至武汉土木建筑学会,申报表要求为PDF扫描件和WORD格式文件,电子版发送至邮箱:whtmjzxh@163.com。
(四)资格初审:学会筹备工作小组将对所有推荐与自荐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筛选出符合基本条件的候选人名单。
(五)专家评审:组织学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部分成员及外部特邀专家对候选人进行专业评审,确定拟聘委员、专家名单。
(六)公示与聘任:拟聘委员、专家名单将在学会官方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正式颁发学会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聘书,聘期为5年。
六、申报时间
2024年11月25日起--2024年12月28日止。
七、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陈林云 027-85881866 15972993638
杨月红 027-85881866 18971363509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金墩路特1号武汉天街创富时代写字楼1821室 (青年路与马场路交汇处)
附件:
武汉土木建筑学会
2024年11月25日
2024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