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7-85881866 欢迎访问武汉土木建筑学会官方网站!

观桥论道――武汉土木建筑学会铁公桥专委会学术考察与交流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10-05-14 00:00:00
 
      四月的六朝古都南京春意盎然、和煦宜人,恰逢此时,由武汉土木建筑学会铁路公路桥梁专业委员会主办学术考察与交流活动于本月8~9日在南京成功举行。参加本次活动主要为来自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中铁大桥局、华中科技大学道桥系等铁公桥专委会会员单位的桥梁技术人员。
    8日下午,铁公桥专委会秘书长、铁四院桥梁处总工办主任张文侠女士在南京新纪元大酒店一楼大厅给活动参加人员办理报到,并发放会议安排和待参观桥梁的简要资料,并于当晚举行了欢迎晚宴。晚宴后,参会人员到南京夫子庙参观,品南京美味小吃,感古都风俗人情,乘游船赏古秦淮两岸美景,大家沉浸于古秦淮如诗如画如梦般的美景中,舟车劳顿的倦意已消散殆尽。
观桥论道――武汉土木建筑学会铁公桥专委会学术考察与交流活动纪实
古秦淮如诗如画如梦般的美景
 
    9日上午8:15参会人员在酒店大门外乘专车前往南京雨花开发区参观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为京沪高速铁路全线的控制性工程,主桥采用六跨连续钢桁拱结构,同时搭载京沪高铁双线、沪汉蓉铁路双线、南京地铁双线共六线轨道,为当前世界第一重载,其用钢量大,相当于2个鸟巢体育馆。当专车抵达大胜关长江大桥大桥局二公司项目部后,大家步行到位于长江江畔的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会展室,在那听取大桥局的张耀军副总工程师作题为《南京大胜关大桥关键施工技术》的报告。报告主要介绍大胜关大桥钢围堰(和钢吊箱)制造、浮运、定位,以钢围堰(和钢吊箱)为平台的大孔径钻孔桩和超大承台施工等深水基础关键施工技术,以及钢桁梁拱安装关键技术。报告后,张总领着我们参观了正在进行桥面铺装的大胜关大桥。中午12点许,大家恋恋不舍地离开大胜关大桥,乘车返回酒店用餐。

观桥论道――武汉土木建筑学会铁公桥专委会学术考察与交流活动纪实

                                             江雾中的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观桥论道――武汉土木建筑学会铁公桥专委会学术考察与交流活动纪实

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会展室听取报告
观桥论道――武汉土木建筑学会铁公桥专委会学术考察与交流活动纪实
活动参加人员向大桥局专家咨询问题
 
    9日下午两点,活动参加人员稍作休息后乘车前往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右汊桥参观。“万里长江第一隧”――南京长江隧道工程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为双向6车道,采用“左汊隧道+右汊桥梁”方案,全长5853米。其中,右汊桥梁为独柱塔自锚式悬索桥,孔跨布置为(35+77+60+248+35)m。该桥结构新颖、受力合理、造型美观。值得一提的是,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右汊自锚式悬索桥的主要设计师――铁四院桥梁处副总工程师王新国高工、铁四院桥梁处第二设计室郑水清高工也到现场为大家介绍和讲解该桥的设计和施工。

观桥论道――武汉土木建筑学会铁公桥专委会学术考察与交流活动纪实

活动参加人员在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右汊桥参观
    参观完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右汊桥后,大家乘车回酒店参加晚宴,餐后为自由活动时间,大多数活动参加人员选择了前往酒店附近的南京新街口步行街感受南京夜景并到购买咸水鸭等各类南京特产。
短短两天的南京学术考察与交流活动,为来自武汉土木建筑学会铁公桥专委会会员单位的桥梁技术人员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学习平台,让他们有机会离开图纸,离开电脑,离开办公室,到桥梁施工现场更为直观真切地感受了真实的桥梁,从而实现理论结合实践,设计结合实际的学习上的升华,大家普遍感到参加此次活动收获颇丰。

观桥论道――武汉土木建筑学会铁公桥专委会学术考察与交流活动纪实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右汊桥优美强劲的空间主缆(248m主跨侧)
观桥论道――武汉土木建筑学会铁公桥专委会学术考察与交流活动纪实
 
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右汊桥分离式双钢箱梁主梁
 
 
作者:文/图 曾甲华
 
观桥论道――武汉土木建筑学会铁公桥专委会学术考察与交流活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