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27-85881866 欢迎访问武汉土木建筑学会官方网站!

武汉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上半年工作小结

发布时间:2010-08-09 00:00:00
    上半年,武汉土木建筑学会在市科协、市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的精心指导下,按照学会2010年的工作计划,紧密围绕科技建设的中心工作,不断加强学会管理,大胆创新学会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科普宣传、科研课题研究等活动,内容丰富、成效显著,较好的发挥了科技社团的参谋助手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为服务我市的城市建设和促进我市建设行业的科技进步,作出了贡献。
    一、  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     积极组织开展学术、技术讲座(培训)
    组织开展技术讲座(培训),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和提高科技人员的学术技术水平,是学会的宗旨和工作的中心内容。今年上半年我会建筑设计、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村镇建设等专业委员会先后组织了5场次学术、技术讲座(培训),参加培训学习750余人次,及时解决了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提高了参训人员的综合素质。
    3月5日上午,武汉市建筑设计院邀请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名古屋大学环境学院城市环境学系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GIS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濑俊明先生作《低碳城市的构建》学术讲座,阐述了低碳城市的实现手段,介绍了城市热环境改善与空调节能、建筑与交通节能采用的新技术,表述了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建筑系、(武汉市建设学校)等单位近百名专业设计人员听取了讲座。
    4月23日,建筑电气专业学术委员会召开“低碳建筑电气节能新技术-设计应用研讨会”,参会60人。中建国际副总工程师、电气总工、中国建筑电气学会 常务理事(鸟巢 电气主设计师)李炳华作了《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实践》和新版《民规》、《全国技术措施-电气》(2009版)疑难问题解析、武汉院副总工程师、电气总工、中国建筑电气学会常务理事李蔚《电气节能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等讲座。
    5月20日,建筑给排水专业委员会邀请日本积水化学的寺岛学先生在武汉市建筑设计院举办《绿色生态建筑与水系统设计应用研究系列讲座》。53人参加讲座。寺岛学先生主要介绍AD型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设计和新型AGR管材的应用。
    5月18日,村镇专业委员会邀请原市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王友明先生在市城建委举办了 “漫谈世博会建筑” 专题讲座,详细介绍了世博园的总体规划布局、主要场馆的建筑特色,参观的重点及事项。对随后组织的参观世博活动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各远城区建设局分管局长、村镇科长和市城建委相关领导40余人参加。
    5月份村镇建设专业委员会还以村镇规划、旧城镇改造、园林绿化管理与施工、市政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程序、村镇住宅建设等内容专题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村镇建设专业知识培训,重点解决基层干部新、业务不熟的困难,收到很好的效果。参训干部普遍反映很解渴,希望以后多办。参加培训约500人。
    (二)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
    今年上半年共开展了6次国(境)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参加会员400余人次。
    由武汉土木建筑学会环境卫生专业委员会举办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研讨会”于 1月11-13日,在汉口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会员代表参加了大会。本次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第三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环卫专委会挂靠单位武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设计院当选理事单位,大会还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章程(修改草案)》、《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会费标准调整方案》等文件。会议还安排部分与会代表前往荆门市现场考察了格林美环保公司的废旧电池集中处理基地。
    由顿汉布什主办,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庆祝顿汉布什(烟台)成立十五周年答谢宴会及顿汉布什技术交流会”于 1月12日下午在武昌召开,来自武汉市各大设计院所的专业负责人5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顿汉布什专业技术人员作了产品介绍,与会专家与公司技术人员做了广泛的技术交流,专家们对顿汉布什的螺杆和离心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给予高度认可。
    3月24日,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在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召开了题为“低碳可持续化建筑研究与实践”的学术研讨会,由威卢克斯(中国)有限公司设计部经理刘志远主讲,参会60人。
    4月8~9日由武汉土木建筑学会铁路公路桥梁专业委员会主办学术考察与交流活动于在南京成功举行。参加人数28人。来自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中铁大桥局、华中科技大学道桥系等铁公桥专委会会员单位的桥梁技术人员参观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右汊桥,听取了大桥局的张耀军副总工程师作题为《南京大胜关大桥关键施工技术》的报告;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右汊自锚式悬索桥的主要设计师――铁四院桥梁处副总工程师王新国高工、铁四院桥梁处第二设计室郑水清高工也到现场为大家介绍和讲解该桥的设计和施工。
    4月28日,土工基础专业委员会在中交第二航务工程有限公司二七长江大桥项目经理部举行了二七长江大桥施工技术交流活动。组织参观了的二七长江大桥的施工现场,观看了二七长江大桥施工全过程的动画演示,该工程的项目经理徐斯林高工跟大家交流了施工过程中进行技术公关、开展技术创新的深切体会。各位委员专家对二航局在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创新技术兴趣浓厚,为他们进一步做好技术总结、形成技术创新成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时也深感受益匪浅。此次交流活动有各委员单位近70名专家、技术人员参加,得到了土工基础委员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5月14日,武汉土木建筑学会建设教育专委会关于“德国职教体制以及中国式‘双元制’职教模式探索”的专题研讨会在黄陂举行。 参会20余人。研讨会由武汉市建设学校校长张汉明主持。市建委人事处调研员陈卫平,黄陂区建设局陈局长,第一届建设教育专委会主任委员聂龙海,以及建设教育专委会7个会员单位的领导出席研讨会。会上,由武汉市2009年“双师型”教师培训团赴德考察团的成员介绍了在德国的学习情况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比较了德国“双元制”学生与我国中职学生的现状、德国职业教师与我国中职教师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三)完成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
    年初,我会收到武汉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科协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首届武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武科协〔2009〕51号文件)、《武汉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奖励办法》(武办发[2009]36号)和《首届武汉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表彰活动工作方案》后,首先由各专业委员会按照文件规定的条件对申报的论文及作者进行资格审查,并对符合条件的论文进行初选排序,然后择优报学会秘书处。经各专业委员会初评优选后,学会秘书处共收到19篇符合条件的论文。学会组织了由8位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从19篇论文中优选出10篇水平较高的论文,并对申报材料进行标准化整理上报市科协学会部。
    今年5月份,学会收到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关于推荐评选我会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通知》,学会将通知转发到各专业委员会,首先由各专业委员会按照文件规定的条件对申报的论文及作者进行资格审查,经各专业委员会初评优选后,学会秘书处共收到31篇符合条件的论文。学会组织了由15位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从31篇论文中优选出29篇水平较高的论文报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加强组织建设工作
    2010年1月27日上午在建管大楼8楼会议室召开了武汉土木建筑学会第八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会上作了《武汉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工作总结》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更改本会分支机构名称的决议》和《关于增补钱晓彬同志为武汉土木建筑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的决议议案》。
    (五)其它有关工作
    一是今年1月份,村镇建设专业委员会《武汉小城镇建设特色研究》课题完成,并通过验收。
    二是5月19-22日学会秘书处根据《武汉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活动计划》安排,组织学会所属各专  业委员会秘书和相关人员一行29人赴上海进行考察学习。参观了世博会、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考察了江南古镇朱家角,组织了专题研讨会,体现了“考察学习化”的主题。
    三是组织了新建筑材料推介会。5月20日,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在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对四国化研(上海)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SKK)的仿石材、仿面砖、清水混凝土、质感涂料以及防火涂料等新型建筑材料进行推介并进行技术交流,参加会议65人。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抓紧组织建设工作。督促指导尚未换届的5个专业委员会完成换届工作,对个别困难较大的学术委员会加强具体帮助和指导。
    (二)积极参加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研讨活动。与武汉建筑节能办公室、武汉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专业委员会一道组织开展“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技术研讨会”,设立分会场;完成市学术年会论文集组稿。
    (三)继续开展学术交流和新技术推广活动。鼓励各专业委员会与其它相关学术组织以及企业联合举办学术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动质量。
 
 
 
 
                                                                            武汉土木建筑学会
                                                                         二○一○年七月十五日
武汉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上半年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