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建设科技工作在建设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提升全行业科技进步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 “ 十一五 ” 建设科技和建筑节能工作任务,推进全区建筑节能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一、基本情况
从 2001 年起,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全区范围内分地区、分阶段梯次推进 50 %的节能标准。建设厅成立了 “ 宁夏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工作领导小组 ” ,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都相继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将建筑节能管理工作贯穿于全区建设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 2001 年起,建立了建筑节能施工图专项审查制度, 2003 年开始实行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制度, 2004 年以后,将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列入全区建设工程综合执法大检查的内容。不断推进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引进、研发及推广应用,完善建筑节能相关配套技术标准和施工规程。截至 2005 年底,全区节能建筑面积达 800 万平方米,建成了一批区级、部级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示范工程面积约 60 万平方米。
目前,全区新建民用建筑全部实施 50 %的节能标准,新建居住节能建筑约占新建居住建筑总量的 70 %左右。开始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低能耗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全区建筑节能政策和技术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建筑节能工作管理和技术标准体系,把建筑节能工作抓实抓好
推进建筑节能即没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又没有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相关优惠政策及资金的扶持和引导,因此,在宁夏经济欠发达地区,抓好制度建设,不断建立建筑节能工作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是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有效手段。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建设部颁布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不断建立健全建筑节能工作管理体系。 为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厅于 2001 年 5 月下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 <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 细则》,为了配合《细则》的实施,我厅又相继印发了《关于在民用建设工程中实行建筑节能技术产品认证和淘汰制度以及节能建筑认定制度的通知》、《关于加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暂行管理办法》等文件,推动和规范了全区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2005 年以来,国务院和建设部相继下发了《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建设部关于建设领域资源节约今明两年重点工作的安排》等文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也于 2005 年 7 月 1 日颁布实施。为此,建设厅在及时转发建设部相关文件的同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关于建设领域资源节约近期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全区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和建筑节能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同时起草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草案),编制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筑节能 “ 十一五 ” 专项规划》,目前《规定》已完成政府的立法调研工作,预计 2007 年一季度颁布实施。
为全面推动我区的建设科技和建筑节能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建设厅于 2006 年 11 月 14 日召开了《全区建设科技暨建筑节能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将为全面推动我区建设领域资源节约和建筑节能工作产生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二是不断编制完善建筑节能配套技术标准和施工规程。 为配合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从 1999 年开始,我区相继编制印发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宁夏地区实施细则》;《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标准(热箱法)》、《外墙外保温应用技术规程》(聚苯板玻纤网格布聚合物胶浆薄抹面)、《集中采暖分户计量图集》、《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图集》等技术规程和标准,满足了我区建筑节能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的需要,为建筑节能工作的健康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是不断强化建筑节能工程的监管力度。 加强建筑节能工程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是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关键环节。我区从 2003 年开始坚持每年一次的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制度,从 2004 年起将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列入全区建筑工程综合执法大检查的内容,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在 2006 年 7 月份进行的全区在建工程综合大检查节能专项检查过程中,针对外墙外保温施工和材料质量存在的问题,下发了《关于加强民用建筑节能工程外墙外保温施工管理的紧急通知》,及时纠正了建筑节能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严把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验收关,自治区质量监督站印发了《民用建筑工程实行节能专项验收的(暂行)管理办发》,为建立全区建筑节能工作长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基础。
四是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工程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目前,我区已建成建筑节能示范工程 8 个,其中国家级建筑节能示范工程 2 个。 2005 年,银川市被建设部确定为 “ 十一五 ” 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世界银行 GEF 资金支持项目, 2005-2006 年,我区共申报国家和自治区节能备选项目 10 个,其中 2005 年有 2 个项目选入国家节能备选项目库, 2006 年有 5 个项目通过自治区的初选,将列入国家或自治区的节能备选项目。
2002 ― 2006 年间,我们先后组织全区房地产开发和建筑施工企业,分别在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固原市的施工现场召开了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现场观摩会。我们还在荣获国家首届绿色建筑创新奖项目的银川市春满园住宅小区,组织召开了全区绿色节能建筑现场观摩会。通过示范引路,有力地推动了各地的建筑节能工作。
(二)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应用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快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近年来,我区先后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三十多个品种 ;墙外保温系统及专用材料十几个品种;屋面保温材料近十个品种;节能门窗产品;供热计量系统配套产品;建筑物耗热量值检测及建筑外墙外保温复合墙体抗风压和耐侯性检测技术等。这些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满足了我区建筑节能工作的技术和产品需要,提升了我区建筑节能工程质量和技术含量。
为加快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 2006 年建设厅印发了《宁夏建设领域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管理实施细则》。经公开申报,专家组现场考察和评审, 2006 年 9 月建设厅授予宁夏昌鑫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为我区第一批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并在全区建设科技暨建筑节能工作会上进行授牌和颁发证书。首批公布的建设领域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其中五个是建筑节能技术产业化基地。我区建筑节能产业化基地的实施和建设,将极大的推动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为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产品支持。
(三)大力推广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
宁夏太阳能及其可利用条件在全国排行第三位,太阳能资源丰富,可开发条件优越,综合利用潜力巨大。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安排,我厅起草了《民用建筑太阳能应用技术导则》、《民用建筑推广应用太阳能技术实施意见》,并已提交自治区政府印发。
从 2003 年起,我区就积极推广太阳能利用技术,如吴忠市金积镇的回民小学的太阳房,完全满足了学校冬季五个月的采暖需要;银川市 “ 星光华 ” 住宅小区把太阳能利用和建筑相结合,利用太阳能供应居民生活热水和小区游泳馆恒温 24℃ 的水温,满足小区居民全天候使用要求。
结合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 “ 塞上民居工程 ” 建设,从 2005 年起,我区在广大农村也积极推广应用太阳热水器,太阳能灶。自治区政府从 “ 塞上民居工程 ” 建设补助资金中拨出专款,对实施太阳能利用的 “ 塞上民居工程 ” 进行 500 元 / 户的资金支持。
同时,我区还在吴忠市的朝阳小区和平罗县 “ 新世纪家园 ” 住宅小区引进了先进的地温中央空调系统技术,实现了供暖、制冷、生活热水为一体。该技术冬季室温可达 20-25℃ ,夏季室温可达 26℃ 以下,改变了传统的采暖方式。
(四)积极推进即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即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是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供热体制改革工作,银川市从 2004 年起开始进行即有建筑供热系统分户计量改造的试点。经积极争取,在建设部《建筑节能工程实施方案》中,我区银川市被列为 “ 十一五 ” 期间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城市。同时在《宁夏建筑节能 “ 十一五 ” 专项规划》中,我们对全区的即有建筑节能改造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要求从 2006 年起,全区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逐步展开,到 2010 年,银川市完成应改造面积的 20 %,其他地级市完成 10 %,县城及小城镇完成 5 %。
(五)充分利用墙改的政策和资金优势,为建筑节能工作服务
我区墙改工作起步早,基础好,几年来我们在推动建筑节能工作中,充分利用墙改的政策和资金优势,形成建筑节能工作的有力抓手和推动力。一是在返还墙改基金过程中必须满足新型墙体材料必须达到节能标准要求、屋面必须有保温措施、必须是节能门窗等条件,否则不予返还;二是将建筑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研发和推广应用列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支持范围,几年来共投入补助资金 160 万元,三是各市县基本都成立了建筑节能和墙改专职机构,将建筑节能工程纳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返还内容,强力推进建筑节能。
三、几点体会
一是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坚持按计划、分阶段、分步骤有序开展的工作策略,从政策制度、标准、技术、产品、工程试点、宣传和培训等方面全面推进。
二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确定目标,落实责任,层层把关,把建筑节能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密切配合,把建筑节能工作贯穿于全区建设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
四是注重建筑节能工程实体的质量控制。坚持注重实效稳步推进的原则,对建筑节能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管理、工程监理、质量监督、材料控制、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
以上是我们在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体会,在此与大家交流以求共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当前,建设领域正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行业的步伐。 “ 十一五 ” 期间建筑节能工作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我们将坚定信心,积极进取,坚持科技创新,推动我区建筑节能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