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七大”代表肩负重托 共商创新发展大计
武汉市科协“七大”7月9日至10日在汉隆重召开。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齐让代表中国科协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苗圩做了重要讲话,市科协主席、党组书记卢光发在大会上作了工作报告。在分组讨论会上,与会代表们积极参与,纷纷为科协工作进言献策。连日来,记者采访了各条战线的科技代表,他们高兴地向记者谈了他们的感受。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武汉市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叶朝辉院士在采访中表示,要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首先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要适度限制发展的行为,选好发展领域,改变发展方式,充实发展科技含量,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来取得最大效益。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把“科学素质纲要”落到实处 如何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市科协常委、 口区科协主席程宏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最要紧的是做好三件事。一要加大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以争取各方面的理解、关注与支持,特别是广大干部与民众的理解与认同;二要认真探索科学传播普及工作的规律,在广泛开展科普活动上下功夫,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落到实处;三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经费、设施、队伍等方面必须要有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武汉市农业局副局长胡六义在谈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容时十分兴奋。他说,农业是湖北的重要产业,如何把农村工作做好,关键就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农业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创新,一定要“主动服务一线,服务基层”,要“人往一线走,成果一线展”,通过“科普惠农”、“农业110”等行动,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寻找跨学科渗透交叉点 武汉微循环学会理事长曾昭炜对自己当了二十年的科协代表感到非常自豪。他说,科协最主要的职责之一就是有组织、有目的、有阶段地进行跨学科的专题讨论,让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相互沟通,形成科技资源重组。跨学科的专题探讨能寻找出跨学科知识的“中心问题”,启发科技工作者从不同层次转换思维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更大限度发挥科技人才的先锋带头作用。 “讲理想 比贡献”促进企业发展 聆听开幕式上苗圩书记的报告后,武昌造船厂科协原秘书长刘名凤极为振奋。采访中他说,武昌造船厂科协在各级党政的领导和支持下,组织广大科技人员投身“讲理想、比贡献”创新竞赛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竞赛委员会对全厂2006年度上报完成的401项创新项目进行了认真评审,评选出重大项目10项,较重大项目70项。对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主任赵东方,武昌区科协主席、党组书记罗平,东西湖区科协兼职副主席王春梅,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袁志明,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试验中心副主任唐超群,中国南车集团武昌车辆厂科协秘书边晓全等代表也纷纷发表各自意见。 此次大会代表们畅所欲言,提出百余条建议和意见,他们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使这次大会成为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盛会。
上一篇:在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下一篇:科协干部的爱民情